日前,我校2020級新生迎來了他們的大學第一課,承擔著全校新生思政、英語等公共課程重任的思政學院積極開動腦筋,探索常態(tài)化疫情防控下教育新模式,精心打磨開局“第一戰(zhàn)”,全力送上精彩紛呈的“新生第一課”。
如何認識新時代?如何認識人生新階段?如何認識大學?思政課程組在《思想道德修養(yǎng)與法律基礎》開篇“緒論”中,將偉大抗疫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課堂,用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、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,武信師生志愿者的戰(zhàn)疫經(jīng)歷,激發(fā)學生愛國之情,引導學生勇?lián)鷷r代使命,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,增強學生對“時代定位”和“自我定位”的認知。
英語課程組以武信簡介和專業(yè)快閃作為導入,配以《中國日報》中英文版的“習近平說”,將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,引導同學們愛祖國、愛武漢、愛武信、愛專業(yè),掌握學校、學院和所學專業(yè)的正確英語表達。通過“學長學姐說”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新生們近距離了解了部分學長學姐就業(yè)及發(fā)展狀況,認識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。
“非必要不外出”到底有無必要?許多同學并不完全理解。應用數(shù)學課程組則借助傳染病模型,以數(shù)學模型動態(tài)直觀的方式幫助大家了解疾病傳播鏈,做到疫情防控心中有“數(shù)”。
“大學的正確打開方式是?”、“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?”人文素質養(yǎng)成課程組則以“我的2020”為話題展開討論,引導同學們學會表達,加強閱讀,做一個有理想、有規(guī)劃的人。
體育課程組將“健康第一”觀念植入課堂,在師生互動中,引導同學們愛上體育課,在校園里“動起來”,不斷增強體質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
大學生職業(yè)化成長課程組以“后疫情時代的我們”為主題,圍繞“疫、意、一”三個核心詞展開講解。“疫”突出疫情的突如其來,武漢作為英雄城市的應急反應;“意”突出全國人民意氣奮發(fā)、斗志昂揚應對和處理,“一”突出抗疫精神,講解抗疫精神的內(nèi)涵和核心,在突出中國精神、中國力量的同時,引導同學們開始重視職業(yè)化成長等問題。
未成曲調(diào)先有情。為上好“有溫度的開學第一課”,思政學院高度重視,周密部署,精心組織,本學期新生還未入學時,學院便組織全體教師專門召開專題會議,積極研討開設方案,明確了注重體驗、貼近學生的視角,增強學生的身份認同感和大學適應力,要求任課教師從愛國主義、愛校榮校、優(yōu)良學風、入學適應、身心健康五個維度進行教育引導。思政學院教學管理團隊積極深入課堂,對教師授課、學生出勤等情況進行檢查,了解教學運行情況。(思政學院)